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生态体验:润泽生命的德育样态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学生说:“我有一颗名为‘期待’的种子,被我种进了心底,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开始生根发芽了——但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老师说:“一块土壤中,它会蕴含很多的微量元素,有些

学生说:“我有一颗名为‘期待’的种子,被我种进了心底,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开始生根发芽了——但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老师说:“一块土壤中,它会蕴含很多的微量元素,有些虽然不是必需元素,但是因为有了它们,这块土壤长出来的果实都会特别地结实饱满,省实就是这样一块很开放、很包容的土壤。”

广东实验中学到底要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怎样的土壤,营造怎样的环境?这是每个省实人都在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但是,唯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每个省实人都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在这块育人的沃土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传承守正,实验创新”是省实的办学特色,“激扬生命,引领发展”是省实德育人的永恒追求。2004年,面对德育低效的窘境,省实一改过去外在的、灌输式的德育传统,提出了“导构·内生”的学校德育机制,努力探索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规律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解放,学校德育唤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2010年,学校充分发挥课题推动的助力,引入团体动力学理论,在集体互助中追寻教育的力量,探讨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关系,通过“活动式、集体式、内生式”的德育探索,把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集体中成长,在活动中育人”的德育模式,探索师生同伴互助的道德成长规律,构建家校协同的德育生态,充分体现出省实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发展、多元价值对学生成长带来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学校结合生态体验观,着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360度的育人生态。在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途径、德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研究与探索,全面提升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协同性和系统性,构建起了独具省实特色的德育生态体系。经过三阶段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省实的学校德育一体化育人探索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育人效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德育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省实人一直都在路上。

学生说:“我有一颗名为‘期待’的种子,被我种进了心底,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开始生根发芽了——但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老师说:“一块土壤中,它会蕴含很多的微量元素,有些虽然不是必需元素,但是因为有了它们,这块土壤长出来的果实都会特别地结实饱满,省实就是这样一块很开放、很包容的土壤。”广东实验中学到底要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怎样的土壤,营造怎样的环境?这是每个省实人都在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但是,唯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每个省实人都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在这块育人的沃土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如今已是硕果累累。“传承守正,实验创新”是省实的办学特色,“激扬生命,引领发展”是省实德育人的永恒追求。2004年,面对德育低效的窘境,省实一改过去外在的、灌输式的德育传统,提出了“导构·内生”的学校德育机制,努力探索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规律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解放,学校德育唤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2010年,学校充分发挥课题推动的助力,引入团体动力学理论,在集体互助中追寻教育的力量,探讨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关系,通过“活动式、集体式、内生式”的德育探索,把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集体中成长,在活动中育人”的德育模式,探索师生同伴互助的道德成长规律,构建家校协同的德育生态,充分体现出省实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发展、多元价值对学生成长带来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学校结合生态体验观,着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360度的育人生态。在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途径、德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研究与探索,全面提升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协同性和系统性,构建起了独具省实特色的德育生态体系。经过三阶段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省实的学校德育一体化育人探索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育人效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德育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省实人一直都在路上。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qikandaodu/2021/0120/857.html



上一篇:基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的
下一篇:土壤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与空间布局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