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农作物论文_生物炭对旱坡地宿根甘蔗土壤养分、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以及生物炭在

文章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以及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旱坡地宿根甘蔗(种植第4年,1年新植3年宿根)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处理:不施用生物炭处理(对照,CK)和施用生物炭处理(施用量3 t/ha,T),分析生物炭对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提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总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中各优势细菌门、细菌属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真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淀粉藻和镰刀菌属相对丰度,增加了接合菌门、毛壳菌属和被孢霉属相对丰度。施用生物炭提高了甘蔗产量并降低了梢腐病的发病率。【结论】施用生物炭提高了土壤有效氮钾养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了宿根甘蔗抗梢腐病能力,提高了旱坡地宿根甘蔗第4年产量。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qikandaodu/2022/0218/1912.html



上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贵州野生白及土壤物理性质与
下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祁连山七一冰川梯度因子四季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