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生物学论文_生物炭对土壤氮循环及其功能微生物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固氮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1.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固氮作用的影响 1.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影响 1.3 生物炭影响土壤固氮微生物的机制 1.3.1
文章目录

1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固氮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1.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固氮作用的影响

1.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影响

1.3 生物炭影响土壤固氮微生物的机制

    1.3.1 铁、钼等元素的有效性

    1.3.2 氧含量

2 生物炭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2.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2.2 生物炭影响土壤氨挥发的机制

    2.2.1 生物炭的吸附

    2.2.2 土壤pH值

3 生物炭对土壤硝化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3.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3.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3.3 生物炭影响土壤硝化微生物的机制

    3.3.1 土壤pH值

    3.3.2 氧含量

4 生物炭对土壤反硝化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4.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4.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4.3 生物炭影响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的机制

    4.3.1 土壤氧含量

    4.3.2 土壤pH值

    4.3.3 氮和碳底物的可用性

5 展望

文章摘要:生物炭是生物质材料在部分或完全无氧条件下,经热裂解形成的高度芳香化的难溶固体。施用生物炭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强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土壤固氮微生物、硝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活性,进而影响土壤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固氮、硝化、反硝化等)。该研究综述了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循环主要过程及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提高了土壤pH值,增加了土壤碳和养分的有效性,可使土壤固氮量提高15%~227%,土壤硝化速率提高28%~200%,但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减少20%~73%,土壤N2O排放累积量减少11%~78%。此外,生物炭的施用提高了nifH、amoA的基因丰度,进而促进土壤的固氮作用和硝化作用。生物炭的施用还提高了土壤nosZ等基因的丰度以及N2O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N2O最终转化为N2),抑制N2O的排放,且这种效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此外,生物炭对土壤氮循环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取决于生物炭原料和试验条件,不同调控基因对土壤氮循环过程的贡献不一。生物炭介导下,土壤pH值增大,养分有效性增强,氨氧化细菌(AOB)对土壤硝化作用的贡献可能比氨氧化古菌(AOA)更大。且与其他调控基因(narG、nirS、nirK)相比,nosZ基因对于土壤反硝化作用似乎更为重要。因此,仍需深入研究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尤其是不同功能基因对氮循环过程的贡献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深化对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功能基因的认识。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1.0313

论文分类号:S154.3;S153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qikandaodu/2022/0627/2099.html



上一篇:生物学论文_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枯落物输入的响应
下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黄土高原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