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壤》栏目设置[09/07]
- · 《土壤》数据库收录影响[09/07]
- · 《土壤》投稿方式[09/07]
- · 《土壤》征稿要求[09/07]
- · 《土壤》刊物宗旨[09/07]
中国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人类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土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人类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土壤保护尤为迫切。
中国土壤调查和监测最先始于对农用地的监测,早期的监测偏重于土壤肥力的监测。为了解和掌握全国土壤情况,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多次土壤环境调查。新中国成立前,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概略的土壤调查,并开展了部分区域土壤调查,绘制了1∶1000万和1∶700万的全国土壤图、部分省份土壤图及分县土壤图。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先后开展了2次全国土壤普查,主要是了解土壤肥力,为农业生产服务。土壤普查对于摸清现有土地资源,特别是增加耕地生产潜力及促进农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查清了全国的土壤分布和土地资源,在土壤分类方面也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壤分类体系。
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的加剧,国家逐渐加强了对土壤环境保护的领导和指导,各相关部门也相继开展了各自领域的土壤环境监测。环保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就开展了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2001-2003年开展了污水灌溉区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专项调查;“十一五”期间则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专项调查。近年来,农业部也开始关注农业土壤污染防治与监管,2002-2004年开始针对部分城市农产品产区土壤进行专项调查;2011年则对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4省重点污染区88个区县水稻产地进行专项调查。这些土壤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多种方法测定土壤中的环境指标,掌握各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通过这些调查与监测还提高了对土壤污染的监控能力,同时也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供科学和有效的基础数据。
目前,国家对土壤环境监测的需求不断增强,全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不断推进,土壤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第1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流域规划、水土保持等开展局部地区土壤调查的基础上,从1958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展了第1次全国土壤普查,历时3年。普查以全国的耕地为主要调查对象,以了解土壤肥力、指导农业生产为目的,完成了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以外的耕地土壤调查,总结了农民鉴别、利用、改良土壤的实践经验,编制了“四图一志”,即1∶250万全国农业土壤图、1∶400万全国土壤肥力概图、全国土壤改良概图、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概图及农业土壤志,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大量的土壤资料。此次全国性的土壤综合调查,奠定了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发展基础。由于第1次土壤普查的调查范围和内容较窄,对耕地以外的林地、牧地、荒地土壤调查甚少,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调查结果没能很好利用,亟需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土壤普查,促进农林牧业发展。
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
1979年,中国开展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专门成立了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由农业、财政、测绘等有关部门与土壤科研单位等共同组成,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具体工作由当时的农业部土地利用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及有关单位共同牵头负责,还聘请国内百余位著名土壤学专家组成全国和6个大区的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负责制订规范、技术把关,推动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普查工作从当时最基层的乡做起,逐级汇总成县、地、省级土壤报告与图件。各省分别完成分省土壤专著与系列分省图件,最后汇总成《中国土壤与土壤资源》专著与6本分大区的《中国土种志》及1∶100万全国土壤图与1∶400万土壤系列图。上海市完成了1∶2000的土壤详图,江苏省完成了1∶5000详图等。全国2600个县级单位大都已印刷出版了各县的土壤报告与图件。据粗略统计,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通过逐级汇总,已编制出土壤系列图件14000余幅;土壤志、土种志、土壤肥料科技论文3200多篇,关于土壤资源的数据达160多项,共2000多万个。
自1979年开始的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最明显的成效是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利用普查所获得的土壤养分分析数据,在节约施肥量、增加农业产量2个方面均发挥了显著成效。普查的另一重要成果是积累了既注重质量、又注重数量的土壤资源数据值,建立了土壤数据库。利用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经反复的讨论与修改,1992年在汇总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与百万分之一全国土壤图的基础上,确立了12个土纲,27个亚纲,61个土类与230个亚类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中国土壤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zonghexinwen/2020/092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