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土壤板结的原因及防治!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 “土壤板结”原因 1.农田土壤质地太粘,耕作层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

“土壤板结”原因

1.农田土壤质地太粘,耕作层浅

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500px,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下雨或灌水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2.有机肥严重不足、秸秆还田量减少

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3.塑料制品过多的投入

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干净,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土壤板结。

4.长期单一地偏施肥

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

5.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

由于机械耕作过深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

6.有害物质的积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及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使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7.风沙、暴雨水土流失

遇到风沙、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的防治

1.秸秆根茬还田

多年的耕种,土地有机质的含量不断下降,单纯尿素、化肥的追加,使肥力流失的更快。而秸秆根茬的还田,不但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而且加大了土壤间空隙,并避免了燃烧秸秆带来的的环境污染,是保地、养地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深松整地

土地长期处于垄作状态,耕作层和心土层之间,逐渐形成坚硬、封闭式的犁底层,阻碍了水、肥、气、热的联通。而深松整地,则打破这种长期存在的阻碍,使水、肥、气、热能协调互通,并为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3.科学施肥

多使用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鼓励使用农家粪肥,使土壤处于疏松多氧状态,保持庄家肥力供给,是护地、肥地的有效措施。

多使用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鼓励使用农家粪肥,使土壤处于疏松多氧状态,保持庄家肥力供给,是护地、肥地的有效措施。(来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zonghexinwen/2020/1006/518.html



上一篇:澳洲青蟹找对了土壤,在澳洲成灾。中国吃货喊
下一篇:一亩地投放多少有机肥才能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增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