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为什么不敢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可怕的东西可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是火星探测的大年,因为赶上了26个月一次的地火相遇。在这个时候向火星发生探测器,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于是,包括我国天问一号在内的三艘无人探测器,在今年夏天相继启


今年是火星探测的大年,因为赶上了26个月一次的地火相遇。在这个时候向火星发生探测器,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于是,包括我国天问一号在内的三艘无人探测器,在今年夏天相继启程前往火星。

在这三艘探测器中,阿联酋的希望号将会在轨道中绕着火星旋转,我国的天问一号和美国的毅力号将会登陆火星。但无论是天问一号,还是毅力号,都不会把火星土壤和岩石带回地球。


尽管过去几十年来,无人探测器已经多次登陆过火星,但人类至今从未把火星样本带回地球。最多也只是像美国宇航局(NASA)的洞察号那样,自带检测设备去火星上研究土壤。

那么,为什么人类还不敢把火星土壤带回到地球上?如果带回来会有什么后果呢?


就目前而言,没有带回火星土壤,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科学家害怕,而是因为技术难度和成本。火星与地球的距离随时间变化很大,最近和最远相差超过3亿公里。想要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更何况采样返回地球。

火星是一颗行星,虽然质量比地球小很多,但探测器想要飞离火星仍然需要消耗很多的燃料。如果再返回地球,还要携带更多的燃料,这无疑会大幅增加火星探测的成本。

相比之下,月球采样返回的难度和成本要低很多。因为月球的质量很小,探测器可以轻松脱离月球引力的束缚。而且月球离地球很近,探测器返回地球也更容易。

此前,人类已经带回了不少的月球样本。不久前,NASA的小行星探测器成功登陆贝努小行星,在那里收集样品,预计在2023年回到地球上。

接触外星生物的风险

不过,科学家对于地球之外的东西还是比较谨慎的。如果有外星微生物附着在外星物体上,当这些物体被带回地球上时,未知的外星生命将会入侵地球,有可能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可怕的后果。

半个世纪前,阿波罗11号的两位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并在月球表面上活动。同时,还有一位宇航员没有登月,他独自一人驻守在绕月飞行的太空舱中。

任务结束,当这三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为了防止他们给地球带来任何可能危险的外星生物,他们一回来就被隔离了三个星期。直到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三名宇航员才能正常活动。

虽然月球看起来完全死寂,几十亿年来基本不可能存在过任何生命,但登月宇航员仍然被隔离了。如果是从火星上带回样本,科学家肯定会更加小心谨慎,因为火星上更有可能潜伏着未知的东西。

种种迹象表明,几十亿年前的火星就像地球一样宜居,那时完全有条件进化出火星生命。但随着火星磁场的不断衰退,引发气候剧变,液态水和大气层消失掉,火星逐渐演变成荒凉的星球。

但一些天文学家认为,也许火星生命没有完全灭绝,它们有可能幸存下来,蛰伏于火星地下。如果未来人类要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或者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返回地球,都需要考虑到火星上可能潜藏的外星病菌,它们也许会威胁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因此,未来科学家在研究火星土壤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zonghexinwen/2020/1103/714.html



上一篇:为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
下一篇:国内首个省级矿山土地复垦土壤环境调查标准发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