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壤》栏目设置[09/07]
- · 《土壤》数据库收录影响[09/07]
- · 《土壤》投稿方式[09/07]
- · 《土壤》征稿要求[09/07]
- · 《土壤》刊物宗旨[09/07]
土壤治“酸” 果实更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阳光洒在田野,新栽的菜苗更显生机。梁金文走到地头蹲下身来,察看还田的秸秆被“消化吸收”的情况,“去年种的高粱,收割后秸秆直接还田,看这一季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阳光洒在田野,新栽的菜苗更显生机。梁金文走到地头蹲下身来,察看还田的秸秆被“消化吸收”的情况,“去年种的高粱,收割后秸秆直接还田,看这一季油菜长得多好。”
这里是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凌阁堂村。梁金文10年前在这里流转了400亩土地,“没想到土壤酸化严重,种啥都不行,萝卜开口、花菜空心、油菜一排排枯死,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几个钱。”
改变发生在几年前,永川区开始治理酸化耕地,农技部门上门服务。“教了很多招,包括科学实施秸秆还田,招招管用,蔬菜产量质量都上来了!”梁金文说。
土壤“酸”,是永川区农业发展的“心酸往事”。全区95.41万亩耕地,曾经一半是酸化土壤,pH值低于5.5。“主要是撂荒、风化、化肥使用不科学等多种因素造成,最低的pH值甚至在4.0以下,土壤板结、不透气,基本不适合农业耕作。”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必良介绍,为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永川区从2017年起大力治理酸化土壤,“土壤治‘酸',农业的果实才能更甜。”
3年多来,永川区投入500余万元,购置发放钙质型土壤调理剂2500余吨。以水稻、蔬菜、水果、花椒等作物和易受污染地区耕地为重点,永川区选择种植大户和高耗化肥作物为试点,集中示范、连片推进,推广酸化土壤治理3.5万余亩次,并加强受污染耕地8.74万亩的安全利用技术措施普及,促使全区耕地土壤平均pH值得以明显提高。
走进重庆陶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青峰镇的蔬菜基地,成片的白菜和生菜长势喜人。暂未种植的菜田里,也有村民在分组劳作。公司负责人徐光成从农用车上搬下一袋土壤调理剂,指导村民按标准翻进土壤里。
“每亩地掌握80到100公斤的量,还要与残菜还田、专用配方肥使用等结合起来。”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唐科明是这里的常客,刚到田头就大声叮嘱徐光成。
“要得,要得!”徐光成答应着,跟唐科明报起了“效益账”:经过3年治理,公司流转土地的土壤pH值从5.4提高到了5.7,土壤有机质提高5%;韭黄每茬增产10%,韭菜每茬增产15%;化肥减量达50%,每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
目前,永川区已建成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12个,加密监测跟踪大面积生产耕地土壤质量变化动态;修订完善主要农作物施肥推荐大配方23个、小配方92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95.1%;加强技术培训服务指导,全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180余场次,培训人员近2.2万人次。
“土是‘酸'的,梨子也甜不了,区里治理酸化土壤,我们才敢扩大规模。”重庆钦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在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建起了200亩梨园,在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梨园有机肥替代比例达80%,秸秆粉碎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也都用起来了。综合治“酸”,让这片曾经寸草难生的土壤质变,更助推创建“重庆市水果标准园”。公司负责人蔡教奎说:“按照绿色果品标准种植管理,目前梨子不愁销、价格好,新的一年更有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1日 06 版)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zonghexinwen/2021/0311/953.html
上一篇:真相就在土壤里
下一篇:青砖青瓦 从泥土中复活的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