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陶艺家夫妇娄高强、刘静:当泥土有故事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娄高强,刘静二人是很有陶艺创作灵气且功底深厚的新一代钧瓷陶艺家,他们被誉为神垕的“神仙眷侣”。 他们夫妇二人擅长雕塑,意塑手法不落俗套,形象丰富,形式美,意境深,诸

娄高强,刘静二人是很有陶艺创作灵气且功底深厚的新一代钧瓷陶艺家,他们被誉为神垕的“神仙眷侣”。 他们夫妇二人擅长雕塑,意塑手法不落俗套,形象丰富,形式美,意境深,诸多藏家求得一件便爱不释手,是钧瓷界非常有潜力的两位实力派新星。

二人走过了风风雨雨,生活上彼此帮扶、相濡以沫,艺术创作上有不同的坚守的方向,在平常的生活中,有过激烈的争论也有创作默契相通时的会心一笑。

“艺术就是要打动人”,艺术追求是生活的主调,既为夫妻,又是彼此的伯牙与子期。

刘静自小就展露出很高的绘画艺术天分。幸运的是多年以来不断研习,成为一生的爱好。刘静94年开始跟随张存生老师进行大型砖雕的艺术创作。娄高强多年辗转各地烧窑做瓷,在98年跟随钧瓷泰斗晋佩章大师学习钧瓷的烧制和制作。神垕这个千年的古镇,似乎有冥冥之中的深意,让他们与钧相识、相知、相守,又以钧瓷艺术为毕生的事业。他们成立工作室,驾驶着梦想的小船,驶向钧瓷艺术的深海,去追寻那一抹最美的色彩。

2017年他们的孩子考上大学之后,他们决定放手一搏,去实现拥有自己的小窑口的梦想,为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再拼搏。梦想遇到现实,总有坎坷。近些年艺术品市场非常不乐观,压力之下不少多年的老窑口都缩减了规模,深思熟虑之后,既然风险无法回避,牺牲在所难免,他们下定决心把钧瓷的艺术创作之路从深夜走到黎明,不惜代价,不顾风雨兼程。

窑口初创,艰辛程度超过最初的想象。从那时起,没有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也没有了准点的一日三餐。刘静画图到深夜,娄高强守着窑火到天亮,日复一日的沉醉于学习和创作之中,画稿、拉坯、造型、素烧、釉烧…忙的不可开交。

作为新生代的钧瓷陶艺家,面临着一个行业的当代难题,那就是如何将传统的艺术成果和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事实上对于他们夫妻而言,他们面临了人生当中又一次深刻的抉择,立足现代,还是根植于传统?

刘静说:“我们能够进入神垕进行钧瓷创作,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钧瓷源远流长,它经历着千年窑火的洗礼,孕育出了美轮美奂的瓷器。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创新,加入一些现代的审美观,能不能以一种新的创作思维和方式进行钧瓷创作”。确定了在传承中创新的理念,他们对作品进行了大胆突破,大胆创新,他们的作品融合了传统元素又大胆的运用了当代的艺术视角,对钧瓷进行了艺术重构。“古法出新艺,古韵育新风,师古不泥古,敢为天下先”。

他们更是把砖雕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了钧瓷的创作中,其作品题材丰富高雅,追求内涵甚于技术,他们不知疲倦的汲取着中西方雕塑乃至中国画、中国诗词、民间木板年画、汉砖、书艺、绘画、摄影、空间设计……的营养,创造了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雕塑艺术风格,又保留钧瓷釉面窑变空间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品。

如果说创立窑口是破釜沉舟的话,理想作品的创造便是海底捞针。他们确定创作方向后,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进行作品创作,艺术格调的确定很容易,然而实践起来却颇为艰难,为解决各种各样的创作难题,他们每次创作前都做足了功课,博览群书是必须的工序,目的是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历史,以便更好的把握创作中的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的形态和神态。就这样,他们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现代陶艺元素的大胆运用,一件件作品呈现在大众的眼前。

“千里江山图”“八大山人的作品”“佛像绘画”……被他俩搬上了瓷器,国画的平面艺术变成了立体化的呈现。作品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他们或静静凝望、或若有所思,目光所及之处带来是经久的美的享受。意境是本,神韵气质为末,只要意境达到了,神韵气质自会体现出来。

娄高强说:“每件作品我们都需要经过初期的创作,用线条勾勒出作品的造型,定稿后才开始进入用泥巴的创作,除了整体的造型之外,很多细节的刻画需要调整,一直达到我们心中所想的形象才可以”。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zonghexinwen/2021/0427/1192.html



上一篇:当年,美国送给中国1克月球土壤,我们如今应该
下一篇:王一博《抉择》花絮:在泥土里爬,浑身湿透冻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