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嫦娥五号将月球上的土壤带回地球有什么用?现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家都知道,前几天嫦娥五号将月球上的土壤带回了地球,有人就问了个这样的问题,说嫦娥五号将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到底有什么有?是月球的土壤有什么特殊的稀有物质吗? 实话实说

大家都知道,前几天嫦娥五号将月球上的土壤带回了地球,有人就问了个这样的问题,说嫦娥五号将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到底有什么有?是月球的土壤有什么特殊的稀有物质吗?

实话实说,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土壤对于现在来讲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第一就是这个土壤并不是什么稀有物质,第二就是根本没有什么可以用于科研的。

但是,这个事情真的就没有必要去做吗?

并不是哈!对于现在来讲是没有用,因为这个有用是在未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将月球土壤带回地球这件事对于现在而言就是一个象征意义,它对当下的研究并没有作用,不能给地球科研研究月球起到什么帮助,最多就分析分析月球土壤的成分。


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说这个挖掘土壤这个技术,以及返回器返回的数据测量等等,这些都是有用的。

特别是这个样本采集器返回时的“打水漂”技术,就是主要的一个技术观察点。

先来说说这个“打水漂”技术,为什么称返回器的返回方式是“打水漂”呢?因为返回器在进入大气层之后,先是蹦哒了一下,然后再重新回到轨道上继续返回的。

为什么要蹦哒一下?

这是因为从飞行速度上而言,航天器是往地球向外跑,必须经历加速三连跳,需要一层一层推进速度,最终达到16.7千米每秒的速度。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速度才能离开太阳系,而第一层的推进速度只达到了7.9千米每秒,这就意味着如果只进行一跳,那么速度会根不上!

那么有人要问了,不能直接第一跳就实现16.7千米每秒的速度吗?

不行,第一空气阻力很大,且消耗的能力也非常大,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直接造成材料跟不上,所以只能一层层进行推进。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就像在开车的时候,如果你踩油门用力过猛,发动机功率跟不上会造成什么情况,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所以在返回器返回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且航天器的制动能力在地球引力上是存在缺陷的。

强大的地球引力会直接让嫦娥五号轨道直接达到第二宇宙的速度,那么必然会造成返回器和宇宙阻力之间发生摩擦后产生返回器难以承受的热量,返回器便会出现负荷,材料也受不了。


这个也非常好理解,就像你的车最大马力只能承受300马力,但你非要逼它强行上1000马力,你的车会变成什么样?可以脑补一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解决这个突如其来的加速,那么就必须想办法延缓这种难以承受的速度,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刹车啊!

但返回器不是汽车在路面可以直接制动,返回器想要减速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水漂。

打水漂的原理其实也非常简单,相信玩过打水漂游戏的朋友都知道。瓦片在打水漂的过程中是通过足够大的浮力和冲击速度让它脱离水面,在这个冲击力和浮力相碰撞的时候便会有阻力,进而让瓦片可以在第二个接触点的过程中减缓速度,来回几次,缩减速度让瓦片最终落入水中。


这个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嫦娥五号的返回器要这样操作,那就非常难了。因为空气中的密度各处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冲入大气的角度和姿态都非常难控制,每一次冲入大气都必须保证返回器的忍耐极限,从而每一次打水漂都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保证返回器打水漂后下落的位置。

所以,我们看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好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是这里面的每一步都可谓是“步步惊心”,这是无数航天人日以继夜工作的成果。

这才说,虽然带回的月球土壤没有用,但这个过程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帮助中国航天人们抓取到数据,获取更好的技术发展。

这就像马斯克的飞船发射爆炸之后,马斯克说祝贺星际飞船取得成功一样,因为压根马斯克就没有想这一次试飞可以成功,这一次试飞完全就是为了采集数据而进行的,只要获得了足够多的数据那么便离成功更近了!


嫦娥五号所做的一切也是一样,通过采集土壤来获得数据,这也是为此后的载人做准备,获得更多数据以判断载人是否安全,如果我们进行了很多次挖掘土壤的计划,并且返回过程中足够安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载人返回技术又向前迈进一步了。

文章来源:《土壤》 网址: http://www.trqks.cn/zonghexinwen/2021/0429/1204.html



上一篇:打好净土保卫战,济南高新区筑牢土壤安全防护
下一篇:烟台市政排水处助力中大德美赠送育花土壤共建

土壤投稿 | 土壤编辑部| 土壤版面费 | 土壤论文发表 | 土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土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